星辰运动 小儿抽动症的中医综合治疗
刘昌艺,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京城儿科王”刘弼臣之子,从医近20年。擅长治疗儿科各种疑难病症,如抽动、秽语综合征、哮喘、肾炎、心肌炎、重症肌无力、小儿脑积水等。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报刊上发表数十篇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并曾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宣读论文,如论文被1996年9月全国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学术会议录用交流;论文被选为1996年10月“悉尼•国际传统医学特色疗法学术大会”论文;1997年7月论文入选《世界特色医药荟萃》一书。每周三、六、日上午在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出诊。
擅长治疗:小儿遗尿、秽语综合症、小儿脑积水、高热、儿科各种疑难病症、肾炎、抽动、秽语综合症、心肌炎、重症肌无力、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咳嗽、哮喘、腺样体增生、小儿厌食消瘦、生长发育迟缓、胃腹疼痛、腹泻、习惯性便秘、多动症。
抽动症又称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GTS),也称Tourette综合征(TS),另又称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慢性多发性抽动等,是一类以进行性发展的、不自主的、突发的、无节律的多部位、形式多样的运动抽动,同时伴有一种或多种爆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GT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理、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诸多方面有关。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GTS)特征表现为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的、重复的、无节律性的多部位、形式多种多样的运动性抽动,伴一种或多种爆发性的、不自主的发声和秽语。有些患儿在不自主抽动后,逐渐产生语言运动障碍,部分患儿还可产生模仿语言、模仿动作、模仿表情等行为。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GTS)的症状首先表现为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可同时或先后出现,主要表现为反复多部位、不自主、无目的、快速的、突发性的肌肉抽动。一般头面部先出现,如眨眼、噘嘴、点头、耸鼻等,逐渐发展到颈部、肩部、肢体和躯干,可出现投掷动作、踢腿、腹肌收缩等。

发声性抽动发声抽动通常较运动抽动晚1~2年出现,多为简单发声抽动,复杂发声抽动较少,约15%患儿存在秽语,多表现为清嗓子、吼叫声、嘿嘿声、犬吠声等爆发性异常喉音,或强迫性地说出一些污言秽语。以上症状在注意力集中、精神放松、情绪稳定时减轻,睡眠时消失,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被人提醒或伴发感染时加重,患儿可短暂地控制抽动发生。
心理行为障碍最常见的是强迫症(OCD)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OCD表现为不自主地反复出现并且持续存在的不切实际的想法或冲动行为,或重复行为,如不停洗手等,或脑中不断出现一些曾经见过的影像。这些症状不受控制地反复出现,造成思维中断,患儿因此感到非常痛苦和烦恼。ADHD表现为患儿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相关的事情上,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患儿也容易被其他无关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导致难以完成学习任务,造成学习成绩差。
刘昌艺主任表示,中医治疗抽动症的方法有很多,具体如下:1.中药治疗:中医认为抽动症的发生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因此可以采用中药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阴阳,从而缓解抽动症状。常用的中药有天麻、钩藤、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等。
2.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缓解抽动症状。常用的穴位有百会、风池、太冲、合谷等。
3.推拿治疗:推拿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按摩和推拿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缓解抽动症状。常用的手法有推、拿、揉、捏、按等。
365建站4.心理治疗:抽动症患者往往存在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因此心理治疗也是中医治疗抽动症的重要方法之一。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质,从而缓解抽动症状。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5.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来缓解抽动症状。抽动症患者应该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抽动症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因此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中医治疗抽动症的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需要耐心配合治疗。责任编辑:王怡萱(EN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