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健康星图 > 疾病星象 > 星际营养 不寐症临床治验

星际营养 不寐症临床治验

发布日期:2025-03-05 15:54    点击次数:157

不寐症,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症状有入寝即难以入寐,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或时寐时醒,或寐而不熟,严重者则通有失眠。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不寐症病因很多,林珮琴曰: “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 《灵柩》曰: “卫气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厥气客于脏腑,则卫气行于阳,不得入阴; 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满; 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 又经曰: “⋯⋯胃不和则卧不安⋯⋯”; 又张介宾曰: “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温习古训,可见不寐症之病因,有因邪而致病,有因虚而致病,概括起来,可分虚实二类,但临床所见,虚证居多,而阴虚者为最。诸如阴虚阳亢心肾不交; 肾水不足,心火独亢; 及思虑劳倦,内伤心脾等皆为虚证之失眠,湿痰困中所致胃不和卧不安,乃实邪引起。至于不寐症之治疗原则,《素问》曰: “阴虚故目不瞑,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因此应根据祖国医学“辨证论治”原则,详辨虚实进行施治。

近年来经治不寐症疗效比较满意者12例,其中属心肾不交者5例,水不涵木肝阳偏亢者2例,心脾血亏者3例,总计虚证10例,而属胃不和实证者2例,现分別举一典型病例如后,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例1元××, 男, 10岁, 1963年10月18日初诊。

患者患失眠证三年,夜寐少眠,有时通宵不眠,头晕目眩,心悸怔忡,五心烦热,精神倦怠,面色少华,口干而涩,便结溺黄,舌质绛,脉弦数。证属阴虚阳亢、心肾不交,治以滋阴潜阳,交泰心肾之法,方用黄连阿胶汤化裁: 黄连18克 阿胶180克 白芍90克 生地90克 麦冬90克 炙龟板120克 五味子35克 生牡蛎120克 酸枣仁90克 夜交藤90克 制首乌120克 炙甘草30克 鸡子黄30枚。

制法: 以鸡子黄合阿胶(溶化)拌匀,余药浓煎去渣,入鸡子黄、阿胶,后入冰糖一斤八两收膏,口服二次,每服二匙(如春天药膏易霉,可研末炼蜜为丸),服上方浓膏未完,即告全愈。

例2钟××, 男, 40岁, 1963年9月20日门诊。

患者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咽干舌燥,口鼻冒火,大渴饮冷,健忘心悸,五心烦热,大便燥热,肛裂便血,溲黄而灼,舌赤唇红,脉弦细数。证属肾水不足、心火独亢,治以壮水制火、养阴清热之法。方用天王补心丹加味: 玉竺参18克 生地12克 玄参12克 天冬9克 麦冬9克 云苓9克 远志6克 酸枣仁15克 柏子仁12克 麻仁12克 苁蓉12克 当归9克 鲜茅根30克。服上方五剂显效,续服十剂,各症均瘥,睡眠良好,后每日睡时服天王补心丹一粒而复康。

例3潘××, 男, 31岁, 1962年10月18日来院门诊。

患者自1958年起经常夜寐失眠,或稍睡易醒,头晕头痛,甚则晕倒,健忘心悸,体倦神疲,口淡无味,食欲不振,面色少华,腰酸疼痛,大便闭结,小便正常,舌淡苔薄,脉沉细弱,尺脉虚甚。证属心脾血亏,治以补养心脾之法。方用归脾汤合二仙胶加味: 党参120克 白朮90克 北黄芪90克 当归60克 远志60克 广香25克 枣仁120克 续断120克 龟胶120克 鹿胶60克 制首乌120克 菟丝子120克 炙甘草60克 龙眼大枣各50枚。上药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二次,每服9~12克,后于1963年6月间患者来信云: 每夜睡眠良好,体质复康。

365站群

例4欧阳××, 男, 36岁, 1964年4月19日门诊。

365站群VIP

患者烦燥失眠十余日,咳痰,头晕脑胀,神疲身倦,脘闷嗳气,不思饮食,脸色晦滞,便溏溺黄,苔黄白腻,脉象弦滑。证属湿痰困脾、胃中不和,治以芳香化浊,苦辛豁痰之法,方用温胆汤合三仁汤加减: 法半夏6克 橘红6克 云苓9克 白朮9克 蔻壳6克 杏仁9克 苡仁12克 芦根12克 佩兰9克 甘草3克 生姜二2片。服上方三剂,失眠全除,每晚能熟睡,头晕神疲咳痰等症显減,但仍不思食,大便不溏而小便仍黄,脉弦软,治以香砂六君子汤加佩兰、泽泻、生姜、大枣,连服四剂而竟全功。

体会

1.病案1之立方,遵仲师《伤寒论》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黃连阿胶汤主之”化裁而成,注家认为该条所谓心中烦不得卧,是因少阴热炽,心神不安所致,病在少阴血分,因热炽而灼伤阴液,故原方用芩连之苦寒以清邪火为君; 胶、芍、鸡子黄养正阴为辅; 成无己曰“阳有余以苦除之,黃连、黃芩苦以除热; 阴不足以甘补之,鸡子黃、阿胶之甘以补血,芍药之酸收阴气而泄邪热”。本案证属阴虚阳亢、虚多邪少,故以胶、芎、鸡子黄养正阴为君; 除去苦寒之黃芩,轻用黃连为佐,加枣仁、麦冬、五味甘酸之品,以助长养阴; 参以龟板、牡蛎以掣亢阳下行; 首乌、夜交藤养心安神,交合阴阳; 故本方有滋阴潜阳,养心安神之功,适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失眠之症。

2.病案2属肾水不足,心火独亢,因阴亏于下,火炎于上,肝肾阴亏,相火妄动,故见心烦不眠,口鼻冒火,咽干口燥,大渴饮冷,大便燥结,从本质上分析,乃因少阴水亏,以致火旺而成,故仿用吴鞠通增水行舟之义,而投以大剂壮水滋润之品,是以见效。此例与案1病机类似,惟本例心火独亢,肝阳夹胆火上逆,不但出现口鼻冒火,而且已导致“木叩金鸣”之咳嗽咯痰之肺部病变,在中已出现肝邪犯胃,胃阴不足之口渴饮冷之中焦病状,在下亦产生心火移热于小肠之溺黃而灼,肛裂便血之下焦症状,而前例仅导致心肾不交,并未“火旺”形成。

3.病案3患者不寐症历时四年,临床所见,均属心脾不足、阴阳两虚之候,故用归脾汤以补心脾,佐二仙胶两补阴阳而收效。以上三例虽均属“虚证”,但从其症状和病机来说却有区別。

4.病案4为湿痰困脾,实邪为患,经云: “胃不和则卧不安”也,故投以芳化苦辛之品,取得良效,由此可见,掌握祖国医学的“辨证论治”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单从病名上求枝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健康导航 李氏砭法 | 砭调股外侧皮神经炎
下一篇:健康图谱 童行安全路 共筑交通梦 仁怀市盐津街道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